我不会忘记,德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席柯瓦莉克女士向我提过的一个问题。那是2002年1月,我在德国柏林青年艺术学院举办中国儿童画展览时,她看着一百多幅作品,情不自禁地惊叹和赞美:中国孩子的画太美了!色彩太漂亮了!之后却表情严肃地问我:“你们的娃娃是黑头发、黑眼睛,在中国长大,我怎么没有看到中国味道的儿童画?为什么?”。而当时参展的作品都是从几个基本能代表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最新发展情状的地区挑选出来的,特别是带去了几个城市教师在此领域内的创新成果,但这个问题却尖锐得让我从此开始了深思和探索。
也是在同一年,作为教育部艺教委和中国美协艺委会共同策划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组成部分,《中国少儿水墨画邀请展》巡展于2002年六月在汕头开幕,采用特别的传递方式在全国各地巡展至今,依靠各地的文化自主性,以儿童水墨画的形式来传达儿童美术的率真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相结合的崭新生命力,如同一条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水墨溪流,穿越了广州、武汉、山东、香港等25个城市,直至日本,最后是百川汇海,今年在天津与美丽的海河会聚。
展览中让我们感受到的也许是孩子们的美丽心灵和不同寻常的幻想;也许是大海的波涛与都市化空间;也许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也许是变革时代中的市井生活。但共同点是他们纯中国方式的水墨表现与内在的东方风格。我从中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如果把这些富有创造活力和率直童真的儿童水墨画再次带到德国,柯瓦莉克女士还会有那个问题么?她将看到的是真正的中国味道的儿童画。
为此,我策划和主持了以儿童水墨画展览交流为主的《中国少儿美术国际巡展暨美术教育考察》活动,带着150幅作品和几十名师生,于2003年1月又一次来到了德国,同样在柏林青年艺术学院展出。展览在意料之中得到了德国艺术教育委员会的一致肯定,柯瓦莉克女士这一次关心的问题是:我什么时候能去中国看看你们的儿童美术教育?
展览同时,我们采用中国水墨画材料作为中外师生交流作画的工具,一方面通过实验比较中外儿童对水墨感受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让教育者和孩子们在异国人文环境中能比较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深刻体会中国艺术的魅力和传统的活力。
实验证明,中国儿童对水墨的亲近和接受能力大大强于欧洲孩子,许多孩子在交流中都成为外国师生的小老师,教他们怎样用中国的笔墨在宣纸上挥洒、泼墨,怎样用墨来游戏、创造。当中国师生看到德国教育者和孩子对水墨的热烈赞叹和由衷惊羡时,那种使他们感到骄傲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成为了一生无法忘怀的记忆,并产生重新认知自己母体文化的强烈愿望,这些感言是出自参加活动的小孩:
“我只知道毕加索,没想到德国朋友那么喜欢水墨,我却不知道中国水墨画的大师是谁,回答不出他们的问题,我要学”。
“德国的房子很旧,很节约,很美,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画,我回去要让妈妈挂自己的画,水墨画。”。
“我能说出爱琴海的传说,可是老师问我‘山海经’,我却不知道,其他小朋友都不知道。我回去要告诉妈妈赶快给我买书,这是中国的传说,老师说非常美丽,可是我是中国的还不会讲……”。
“我家住的是欧式
别墅,现在我知道了欧式的建筑是欧洲很老的风格,是他们古代的艺术,我们在抄他们的,还不对,我要拍很多照片,告诉爸爸妈妈什么是好的,亮的大理石,不美”。
我们惊异孩子的感悟力,同时也惊异儿童美术教育在孩子对中国母体文化的情感认知过程中所具备的特别力量。当浸润着民族气韵的水墨精神渗透到所有参与其中的孩子和成人心中时,也将中国文化拉近了他们的视线与心灵,
其实,对水墨的亲近,是中国儿童源自文化血脉和世代民族基因的天然情感,却在我们以往的美术教育中被忽视了,也被欧美文化及流行文化的倾泻所冲淡了,甚至今天的中国儿童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产生了陌生和疏离。是否想过,这种疏离会对中国儿童健康的心智成长带来怎样的障碍?将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隐患?而事实上,儿童在被动地接受我们所给予的教育时,是多么渴望如乳汁一样浓稠的母体文化的滋养,只是他们还没有能力用话语向我们言传。
中国儿童水墨画一方面是儿童运用中国水墨画的工具和技法来表现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们通过水墨画的形式来近距离感知中国母体文化的内涵,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能够持有传承发展的基础。水墨的形式能够使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在人之初的血脉深处注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可贵的艺术传统在孩子的生命本体上得到内在的延续,这种自然的传承形式真实地具有水的穿透力和墨的浓度。
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中,我们更应该清晰地听到儿童美术教育对中国母体文化的呼唤,“扭转过去的偏差,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在不同层面加强对本土文化及中国文化意识的定位和价值观的重构,通过整体长远文化政策、师资培训及艺术教育,培养一种关心和尊重本土与中华文化的氛围,支持对本土及母体文化的回溯、研究和保护,鼓励儿童和教师立足本土而兼具中国与国际的视野和态度,并以融入中国当代文化体系发宏观视角展望未来的发展,应是大家仍需继续探讨和努力的课题,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历史使命”。 |